i
资深铲屎官,人形猫薄荷。

【Q Vision】Leica Q with Summilux 28/1.7Asph


其实,在使用Leica Q之前,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款产品:价格高,高感一般,样子丑,体积比RX1系列要大。再加上Leica的电子技术并不好,松下也并非拥有最好的电子技术,实在勾不起我的兴趣。但为什么昨天一手抖,就入了呢?故事还要从一枚Leica M28/1.4Asph说起。


在所有的镜头焦段里,我最喜欢的是28mm,其次才是50mm,35mm则排在靠后。当初我用A7R2转接M28/1.4玩,中心部分还好,可最边角的部分总不能让人满意。


我是个有强迫症的人,尽管平时拍摄不怎么考虑边角,但看到的时候,还是会别扭。于是,我就考虑入一台M机,来验证一下是否真的M口镜头在原厂机身上画质会提升很多。考虑M240P也是因为它的即时取景和峰值对焦比较方便。虽然M240P在LV时对焦框无法移动,但总好过黄斑对焦+重新构图。可令人失望的是,在测试了之后,我发现边角的改善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。最终,还是继续留M28/1.4在A7R2上发挥力量(ZM35/1.4转接A7R2的边角就比28好得多)。


本以为就这么算了,但故事就是这么奇妙。在Leica俱乐部的时候,我顺手摸了一把店里的Leica Q,居然出乎意料的好。


我是老牌富士用户,几乎富士X系列我都玩过,也给富士提过许多关于X100系列的改进意见,包括28mm焦段产品的推出,我可是不遗余力地怂恿富士研发(富士内部也有一批28mm党,当初给X100配23mm等效35时,就有很多人反对,但因为体积问题,最终还是妥协)。


同时,我也是理光GR用户。GR的反应速度和街拍模式,简直就是给我这种拍纪实摄影的量身定制的。


索尼我也用,只是一直不太看好它们家(我是Canon粉)。但好在SONY的CMOS性能不错,像素又高,也算是有其可用价值。RX1系列从发布到现在更新到RX1R II,我也都在关注并试用。目前手里是A7R2,也跟着我拍了不少东西。


综合这些品牌和机器的优劣,再反观Leica Q,我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。


(什么?Pentax?那玩意儿也叫相机?)


论小巧,GR完胜;


论镜头素质,富士X系列完胜;


论CMOS动态范围和像素,索尼完胜;


于是Leica Q怎么活?


入之前,我其实真的不相信Leica靠情怀就能把Q撑下去。


但入手之后,真的用了,才发现Q并不只是靠那个小红标和狗屁不顶用的情怀来撑门面。


首先,Q支持AUTO ISO,最高到50000. 只不过50000的噪点比较重,虽然杂色比较少,只是颗粒,但一条一条的阶段性很明显,后期不好处理。一般来说控制在12500左右好一些。


其次,Q支持最低快门速度设定,这个功能对于抓拍党来说相当实用。机身快门速度拨盘上的最高速度是1/2000,没关系,电子快门到1/10000轻轻松松。


第三,自带OIS防抖,配合超小的快门声,实用,不多说。


第四,连拍速度方面,低、中、高可选,防止一梭子打出去缓存半天——Q缓存还挺快的。


第五,对焦迅速,干脆。具备固定物体追焦功能,方便对焦后重新构图或在固定范围内追踪移动物体,准确度和速度都还可以。同时具备手动对焦功能,手感和方式参考M口镜头习惯,且在对焦时,取景器和LCD可以放大焦点部分。


第六,EVF清晰度高,反应迅速。电池续航能力不错,300张无压力。


第七,视频、触摸屏、WIFI、NFC这种功能我基本不用,但好歹也算是有,算是优点吧。


第八,整机体积小,只是厚,镜头大而已。别被网上的照片骗了,如果你只看网上的照片会觉得我操好大一坨,但拿在手里其实还不错。不过由于设计的问题,机身太平,装个带手柄的皮套才算拿着舒服些。


……


平心而论,Q终于像是一款现代标准的数码光学产品了,而Leica其他的数字化rangefinder机器则不算合格。在不考虑像素数和CMOS动态范围的情况下,Q的机身性能完全具备跟RX1R II干一架的能力。而那枚28/1.7Asph,也是我用过的最好的AF28大光圈镜头,没有之一。通过微距拨杆,这枚镜头可以变为28/2.8微距,最近对焦距离达0.3m。


价格方面,其实还能接受,你搞台A7R2+FE35/1.4的价格,换来搞个Q也不会差多少。所以,关键看自己适合什么了。喜欢35,可以考虑RX1R II,喜欢28,个人觉得目前没有机器能跟Q抗衡,即便是M240P+M28/1.4Asph,在性能和表现上,也无法跟Q抗衡。


(题外话,其实搞什么机器不重要,标准答案是想要的都搞,像我一样)


(对了,顺便再温馨提示一下,请别TM跟我谈德味谈质感,老子是用着莱卡的莱卡黑,谢谢。)


评论(5)
热度(15)